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农村改革 “科特派”,为科技兴农搭上引擎

“科特派”,为科技兴农搭上引擎

2020-10-19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1998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南平调研时的重要指示,为闽北山区的农业振兴指明了方向。当年底,南平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探索在全国首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并与1999年2月下派首批科技特派员。

  二十余年来,南平科特派制度步履不停,创新不止。如今,仙阳镇已经创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村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科特派示范基地4个,向2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派驻科技特派员,覆盖农民2000余户,直接间接促成村财收入28万元,农民增收450万元。他们以科技之手,托起农业、扶起乡村,为振兴三农、加快发展搭载了强有力的创新引擎。

  高位嫁接,打开农业现代化大门

  炎炎夏日,仙阳镇农技站科技特派员到下洋村指导农业专业户无人机防治病虫害作业,对植保无人机使用方法进行田间现场教学。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植保无人机平稳起飞,在田地上方低空飞过,把农药均匀地喷洒到田间秧苗上。

  据了解,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低成本、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安全环保、实现信息化管理、可规模化作业、对人和环境安全等特点,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用药种类、用量、施药时间等,不会出现重喷、漏喷的情况,能有效减少农药的残留。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户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减少农药对田间环境的污染,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确保生态和粮食生产安全。

  “此前科特派主要服务农村千家万户,现在主要培育合作社、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从生产环节延伸到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如涉农电商、物流、文化创意都有了科特派。”浦城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科技股负责人陈金兰介绍道。

  站位新时代,仙阳镇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这些科特派背后有福建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团队力量。以科特派为纽带,仙阳镇上连科研院所、高校等专家,下接乡土人才,形成宝塔型科技服务体系,将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像漏斗一样导入项目,从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综合服务拓展,促进一产向二三产拓展,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助力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

  紧扣需求,服务三农助发展

  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9年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与台湾岛,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为此,仙阳镇农技站站长余小武发动各村科特派联络员建立农民技术队伍,针对草地贪夜蛾的各阶段防治和全乡镇病虫发展趋势,展开了广泛宣传工作。一方面,他们通过惠农信APP、微信群定期向乡民发布病虫害情报,并在各村张贴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另一方面,他们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用药产品,科学确定使用时期、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严防长残留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并在发现作物药害、使用效果不佳等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田间地头忙活的身影里不仅有农技站这样的科技团队,也有高允旺这样半路出道的土专家。当地的百姓夸赞他道:“高老师去一个地方,就带动一个地方的农民致富。”

  高允旺原是大历镇经管站的农业经济师。2001年,他开始在自家田地里试种竹荪,经过不断学习和自主创新,总结归纳出“三增大、建堆发酵”竹荪高产栽培技术,创下了亩产100公斤的高产纪录。2019年8月,仙阳镇科技特派员曹伟强邀请高允旺到巽源村与竹荪种植户共同研讨种植技术。听说顺昌竹荪专家高允旺要来授课,菇农们一传十,十传百,不少竹荪种植户早早赶到了培训会场。从竹荪种植注意事项到最新技术林下竹荪的种植技巧,台上老师讲得细致,底下村民听得认真。

  为更有效精准发挥科技特派员之所长,解“三农”服务之所急,实现便捷和高效的点对点科技服务,浦城科技大市场还专门成立的一个服务机构——“科特派呼叫中心”。获知浦城科技大市场有科特派呼叫中心这个平台功能,仙阳镇小碧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特地赶来求援,请求帮助解决“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难题。“科特派呼叫中心”了解情况后,马上为其联系到下派到仙芝科技公司的科技特派员、药剂师王捷。王捷现场针对“七叶一枝花”根茎切块繁育技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诊断,对症开方,并对合作社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前景问题给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脚踩在田埂上,眼睛盯在市场上”,科技特派员们把好技术传给村民,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越来越多村民向“百姓富”与“生态美”迈进。

  科普兴村,推进农民全面发展

  2019年4月,在浦城县科协和仙阳镇党委、政府的共同支持下,荣华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迎来了首批小客人。仙阳中心幼儿园21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荣华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用行动体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外科学活动。

  据悉,荣华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成于2019年初,是浦城县第二家、仙阳镇第一家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工作室面积约60平方米,按照科技体验区、科技活动区、作品展示区、体感游戏区、VR体验区等六个区域,分别设置安装了温柔电击、窥视无穷、人体导电、龙卷风、手眼协调等多件科技体验设备,并配有体感游戏设备和声控机器人,以及趣味机械、智力积木、弹力小车等科普体验玩具。

  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工作室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只是仙阳镇科技兴农的一个缩影。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仙阳镇科协紧紧围绕“礼赞新时代、智慧新生活”活动主题,开展各类科技展会。“2019年浦城县仙阳镇全国科普日活动——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推介会”现场,身穿红色制服的仙阳镇科技特派员与青年志愿者向各村村民讲解科普农业新技术知识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借助新农具,过去靠天吃饭的农户在气候不好的时节里多了一层保障,也在农忙季节里多了一份助力。

  如今,科特派制度已经由南平走向全国,也由过去的单一农业技术服务向宽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综合性服务方向转变。未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号召下,科特派力量将继续为建设富美仙阳添砖加瓦。

  (《海峡农业》2020年第13期 记者 许靖 通讯员 余小武 王佳琪)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