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乡村振兴寿宁犀溪念好乡村旅游经

寿宁犀溪念好乡村旅游经

2020-09-22


  游客在西浦景区游玩


  游客在体验惊险刺激的犀溪漂流项目。叶富全 摄

 夏秋之交,天气仍较为炎热,寿宁县犀溪镇犀溪漂流景区熙熙攘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体验漂流项目的惊险刺激。有着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犀溪镇动静相宜,在古色古香的西浦景区,游客则在享受这里的古村“慢生活”。

  犀溪镇地处闽浙边界,与温州泰顺一山之隔,生态环境优美,山川幽深秀丽,犀溪穿镇而过,为小镇增添灵动之美,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不仅如此,传承已久的廊桥文化、状元文化、姓氏文化赋予犀溪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让游客心驰神往。

  依托境内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犀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廊桥文旅小镇”目标,近年来编制了《犀溪镇总体规划》《犀溪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犀溪镇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西浦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西浦村古建筑修复保护设计方案》等,致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水平,成功打造西浦景区、犀溪横石景区、犀溪漂流景区、犀溪九龙潭景区等旅游名片。

  文旅产业风生水起,不仅让犀溪镇声名鹊起,还为助力脱贫攻坚和振兴乡村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浦村是犀溪廊桥文旅小镇的一颗明珠,自缪氏、叶氏先祖迁居至此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地崇学重教蔚然成风,自唐代以来,涌现出状元缪蟾、武状元缪元威以及缪昌道、缪从龙、缪守愚等十八位进士、举人,因此又有“状元故里”的美誉。

  近年来,西浦村大力实施“党建领村、民主治村、旅游旺村、产业富村、文化兴村”工程,保护性开发木拱廊桥、古建筑、滨水杨柳带、鲤鱼溪等景观,建设集旅游观光、运动休闲、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不断升温。

  西浦村贫困户缪仕利正是因为捧起了“旅游饭”,才成功摘掉“穷帽”,迎来新生活。早年间,他以打零工为生,收入不稳定,缺乏资金发展产业。2016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缪仕利看到西浦景区游客盈门,便在小额信贷政策的支持下,开了一个烧烤摊。

  早上七点出门采购食材,下午两三点料理食材,晚上六七点出摊,缪仕利每天起早贪黑,烧烤摊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于2017年稳定脱贫。

  旅游事业兴起还带动了不少西浦青年返乡创业,在上海从事摄影工作的缪正带着复兴乡土文化的理想,与西浦村委合作,牵头成立一家旅行社和一家合作社。他说:“目前游客来犀溪旅游还比较分散,景区提供的‘吃住行购’服务也不尽完善,我们希望通过整合西浦村的餐饮、民宿、零售等商家资源,定制个性化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在餐饮行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缪延林为了方便照顾父母,携妻儿回到西浦村开了一家奶茶店。现在,这家精致的小店已经成为西浦景区的“网红店”,一些游客甚至驱车从县城来到这里点上一杯奶茶,坐在溪边欣赏夜景。

  在犀溪漂流景区,每年夏日的旅游需求十分旺盛,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让周边村民受益不少,犀溪村村民叶富全、缪素莲夫妇就用勤劳的双手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几年前,叶富全夫妇瞅准景区旅游客流量逐年上升的契机,从发展草莓采摘园开始,到种植八月瓜、西瓜、葡萄,发展成为当地的种植大户。与此同时,叶富全在溪边设立一个摄影点,专门为漂流游客拍摄特写照,其妻子缪素莲则在景区当收银员,夫妻俩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完全是沾了犀溪旅游的光。”叶富全说。

  廊桥文旅小镇的景点很美,故事也很动人。犀溪镇党委书记徐庆龙表示,将按照文旅融合的思路,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建设集康养运动、红色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创意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廊桥文旅小镇,让广大游客乐得来、玩得开、留得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