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  话题与事件福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思考

福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思考

2023-08-28 来源:福州日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巩固”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拓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重要一环还要做好“有效衔接”到乡村振兴。要解决“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问题,就要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在福建探索脱贫致富的历史经验中寻找规律,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人民群众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中汲取“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思想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这指出摆脱贫困的精神动力是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奋斗精神,形成意识上摆脱精神贫困、经济上摆脱物质贫困、通过激发贫困地区群众内生动力以实现经济和精神互促、恢复造血功能彻底摆脱贫困的闭环设计。这种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为我们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要彻底摆脱意识贫困。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要先巩固脱贫人群自主脱贫意志,通过营造尊重劳动的环境,继续增强脱贫群众自强自尊自信心,坚定其信念,让脱贫人群自觉摆脱“穷自在”“等靠要”的思想。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脱贫人群科学认知,为脱贫地区持续输出智力人才,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精神“贫根”。

  要彻底摆脱物质贫困。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大规模返贫,必须继续发挥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的精神,牢牢抓好经济建设,支持鼓励脱贫地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让脱贫人群实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激发脱贫人群自主发展思维。

  要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群众内生动力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激发群众自主创造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覆盖广度深度,发挥第三次分配公益慈善力量,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切实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形成农村引人容人留人、实现自我造血输血的良性循环。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改革思想中完善“衔接”好乡村振兴的制度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锐意改革,针对贫困地区资源闭塞问题,推动科技特派员等人才下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扶贫工作要贯彻改革精神”。这充分揭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为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提供关键一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新起点,要根据形势变化,坚持改革创新精神。

  要建立健全防止大规模返贫的机制。要根据脱贫地区实际,搭建科学的返贫监测和发展成效监测体系,做好持续性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到分层分类指导、因户因人施策,精准巩固。

  要制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体制新机制。根据各地实际需要优化和调整原有政策体系和资源配置,对脱贫攻坚成果尚在巩固的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巩固较好的地区要做好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设计,转变传统大规模扶持模式,对人才、金融、产业、电商、科技等进行针对性帮扶,打通脱贫地区发展堵点,改善发展环境,实现有效衔接到乡村振兴。

  要在衔接上树立安全思维。对来自市场和外部的潜在风险,特别是“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要未雨绸缪,建立健全风险防范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同时,要加强农业防震减灾设施建设,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从福建脱贫致富的有效经验中探索“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福建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在脱贫致富路上探索出多种共富经验,树立了典型共富样本,闯出一条因地制宜、有福建特色的致富之路,为“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福建经验”。

  要坚持对口帮扶,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富模式中找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缩小沿海和山区发展差距,促进沿海和山区协调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必然要求”。自此,福建山海协作不断拓宽渠道,山海差距逐步缩小,双方实现优势互补、经济协同发展,贫困地区群众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发达地区产城人融合走深走实,激发福建老区苏区经济新活力,“闽宁模式”成为东部带动西部致富的有效示范。

  “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山海协作,不断缩小山海差距。要充分利用山海双方资源,发挥“1+1>2”的效应,在人才、产业、消费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延长发达地区产业链,引导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发挥欠发达地区土地和人力资本优势,促进双方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要推进山区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补齐脱贫地区民生短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山海双方共建共享共促机制,不断拓展和延伸山海之路。

  要坚持县域经济,在闯出村富民富的共富之路中找思路。福建的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了“晋江经验”,鲜明特点就在于抓牢实体,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发展下实现村富、镇富带动民富的县域发展范例。

  “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县域发展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着力点。要尊重县域发展一般规律,弘扬“晋江经验”等自主发展的县域经济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范例。要统筹本地生态资源、功能条件、区位定位,锚定实体经济,发挥民营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的主体作用,积极延长产业链梯度,向中心城市助力的同时向农村腹地施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要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加强城乡资源整合,形成县城和农村要素双向流动的畅通局面,优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

  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在各具特色的致富新路中找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路子”。他走遍福建的山山水水,通过实地调研和科学认识,谋划推动“宁德模式”“长汀经验”“三明林改”成为福建各具特色的致富经验。

  “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上,要从这些百花齐放的致富经验中找规律、找密码。要始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各地丰富的人文、历史、生态底蕴,找准赛道,做足特色文章,用好用活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农产品新功能,农村文旅、康养、生态新价值,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品牌,探索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脱贫地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抢抓科技发展机遇,让脱贫地区多抱几个“金娃娃”。要统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坚持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发绿色“碳库”资源,推进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统领共同富裕全局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迈上新台阶,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充分展示党领导的政治优势。

  “拓展”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整合农村资源、领导农村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发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为民思想,推动形成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服务、调查研究常态化机制,切实发挥好领导干部抓农村建设的关键作用。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观念的主阵地,通过“党建+”模式引领乡村思想道德新风尚,共塑精神文明成果,提振人民精神生活,用思想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