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  百镇千村好做法从闽剧传习所驻村到书法精品长期展陈, 古田县杉洋镇珠洋村擦亮人文之美—— 文化赋能古村兴

从闽剧传习所驻村到书法精品长期展陈, 古田县杉洋镇珠洋村擦亮人文之美—— 文化赋能古村兴

2022-05-18 来源:福建日报

乡村振兴,艺术何为?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古田县杉洋镇珠洋村,书法和闽剧交相辉映,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动能。

杉洋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文武古镇,耕读人家。古田大东一带的书法艺术根植于这片沃土,书法名家辈出。杉洋镇所属珠洋村,是重点侨村、老区基点村、中国传统村落,人称玉田珠浦。这里处处洋溢着书卷气,明清古厝、宗祠、古街和古驿道承载时光……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革命志士、海外华侨和各界贤达从此走出。

515日,古韵悠悠、民风淳朴的珠洋村又热闹了起来。

当日,由福建省文联、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主办的乡村振兴·文化赋能书法作品邀请陈列展在此开展,现场展出苏士澍、叶培贵、潘文海、陈奋武、柯云瀚等著名书法家、文化名家创作的近百幅书法佳作,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有浑然古朴的篆隶,又有工整隽秀的楷体,还有挥洒自如的行草,让村民们大开眼界。有乡贤如是感慨:这次回来,我被震撼到了,梦中的家乡原来可以如此风雅,祠堂那盘炒糕也能承载浓浓的文化乡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珠洋村村民对书法尤为喜爱,墨风古韵一脉相承。此次主办方之所以把高规格的展览办到村里,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文化自信才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陈列展所在地石壁山房已有近300年历史。据介绍,本次展出的近百幅书法作品将在这个古厝里长期展陈,用山光水色留住美丽乡愁,用墨韵书香涵养文化根脉。正如省文联党组书记王秋梅所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魂所系。以文铸魂,凝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以文化人,培育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以文兴业,厚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底蕴。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永向党,深入乡村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用功用情用力创作展现美丽乡村山水之美、风情之美、生活之美的优秀作品。

特色是竞争力,也是生命力。珠洋村有个珠洋业余闽剧团,戏曲文化滋养下的村里人,爱看戏,也懂戏。

珠洋有戏2020年底,古田县闽剧传习所在此成立,闽剧传习蔚然成风,送戏下乡成为一景。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建芳华越剧院等联合举办的几场戏剧复兴进乡村活动在村中上演,为群众实景演出越剧《孔雀东南飞》、闽剧《王莲莲拜香》等经典剧目,一阵铿锵的锣鼓、一段悠扬的唱腔,总能把村民们凝聚在一起。

杉洋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珠洋村包村干部余剑辉说:按照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理念,我们启动了珠洋村闽剧传习+农耕体验研学文旅基地项目建设,建设一个闽剧传习+文旅体验研学基地,目前已完成闽剧传习所配套食住项目、闽剧传习教学点和研学中心建设。

去年底,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一行到珠洋村考察,现场参观了古街道、恩美楼、风水林、宗祠和古建修复等项目,就珠洋村古村落保护、休闲旅游开发、乡村产业发展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达成初步共识。

我们加大乡村文化建设力度,修缮了宗祠、步道、廊桥、凉亭,待日月湖景观建设工程、鹰嘴峰石步道景观工程等项目全部投用后,预计村集体可增收50多万元,村民们家门口的文旅饭会越吃越香。珠洋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许广城信心满满。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