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  百镇千村好做法翔安大嶝:运用“加减乘除”四字诀提升乡村振兴新成效

翔安大嶝:运用“加减乘除”四字诀提升乡村振兴新成效

2022-03-22 来源: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翔安区大嶝街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主动对标对表,积极探索创新,运用四字诀,“加”出产业新活力,“减”出环境新品质,“乘”出就业新动力,“除”出社会新风尚,推动乡村振兴。

  一、串点成线,在产业兴旺上做“加法”。深挖本地红色记忆,建设“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开馆以来多次接待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在厦门已逐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以红色文化为轴,依托“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串联金门县政府旧址建筑群、战地观光园等红色资源,联合市、区属国企力量共同打造红色研学旅游全新路线,结合红砖厝特色持续推动精品民宿建设,全力盘活旅游经济,2021年以来共接待研学团210个4100多人次,战地观光园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多,有效推动文旅融合,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逐个击破,在生态宜居上做“减法”。加强日常督查,落实整改10起露天焚烧垃圾、20多起违法渣土车、30多起工地扬尘及道路扬尘、100多起路面污染等行为。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清运辖区海域300余吨海漂垃圾、农村850多吨生活垃圾、4480多亩海域海蛎石等,4个雨污分流项目全面建设和10个入海排口整治有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百分百覆盖。积存垃圾、房前屋后堆杂、乱搭乱建、水体污染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保障就业,在生活富裕上做“乘法”。从搭建就业平台、出台就业政策再到强化就业培训,精准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结合机场开发建设,协调市机指公安专班设置面向大嶝辖区群众的公益岗位300余个;全力推动翔安区农渔民转产就业集中区正式投产运营并制定出台《翔安区转产就业集中区配套奖励政策》,2021年度核定发放就业奖励金2批次8万多元,实现就业170余人。针对性地开办烹饪、手工珠绣等再就业培训六期,培训人员290多名,组织社区失业居民参加区火炬招聘会20多场次,新增就业及失业再就业人员1120多人次。

  四、源头防控,在乡村治理上做“除法”。源头化解,“除”去矛盾纠纷。深入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1个街道信访评理室和9个社区信访评理室,开展信访评理28次,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8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源头预防,“除”去歪风陋习。以大嶝中心小学为孝廉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阵地,先后开展了以“听红色党史学孝廉家风”、“忠诚之心向党孝廉之志不忘”、“学习党史厚植孝廉”为主题的“一镇一孝廉特色教育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以师生代表诵读家风故事、家国情书、邀请老党员、文化专家讲授红色党史故事、孝廉家风故事等方式,传承弘扬孝廉文化,进一步树立良好家风,培育淳朴民风,涵养清明政风,助推乡村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