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  最新报道用数字生态农业赋能福建乡村振兴

用数字生态农业赋能福建乡村振兴

2022-02-07 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确定了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的主流,并提出要打造形成310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面建成,实施11.1万个产业帮扶项目,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改造村居环境、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专业化、机械化的石油农业在福建省较难得到大规模推广,反而是精耕细作的生态农业能更好发展。用数字技术服务生态农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数字生态农业对我省农村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我省数字生态农业发展情况看,未来数字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科学产业规划。生态农业数字化涉及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并推动这些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做好生态农业前期规划,科学设计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生态农业产业,构筑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能有效推动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优化,推动绿色发展。

紧抓专业人才引育。数字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福建农村生产较为分散,高密度引入专家及技术人员到农村就业难度大。因此,要向广大农村引入人才,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柔性化引智,另一方面要加强本土化育智。同时,要加强乡镇基层干部及农技人员的培养,为福建省数字生态农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发展数字生态农业,要对生态农业开展沉浸式数字化。从前期规划到生产过程再到销售流通,从宏观调控到中观规划再到微观实时监测,实现全生产链数字化,形成农业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为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过程管理、销售渠道管理提供依据,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数量和质量的目的。

突出产品柔性化。要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数据平台获取市场需求数据。在遵循农业生产自然规律条件下,结合市场需求,优化生态农业相关农产品生产规划,并结合时节特点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热点,使农业生产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相契合。

构筑生态农业标准。导致农产品卖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散式的生产经营导致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家庭式的生产使农产品无法溯源,产品的品质、价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应大力推广农业产业联盟,推广行业协会和联合社模式,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及标准化管理,采用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溯源,提高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安全的信任感。

大力拓展销售渠道。一直以来,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始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推广农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要加强统一销售平台的搭建,并组织农民开展各种新业态的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民迅速掌握各种新销售渠道,有效保障生态农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生态农业有助于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要加快补齐农村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短板,不断完善农村通信、冷链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打造数字生态农业云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