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城镇际溪村位于泰宁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主要景区内,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39户,1019人。际溪村自古耕读文化浓郁,历史上名人辈出,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监察御史江日彩于此出生;宋朝抗金名相李纲、理学泰斗朱熹、杨时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读书讲学、传道授业,村中更是留下了“李忠定公读书处”等多处历史人文古迹。
近年来,际溪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耕读李家”项目,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成以“一座丹霞山乡、一脉岩穴文化、一处心灵静地、一方农耕乐园”为特色的生态宜居乡村。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3A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等称号。
一、探索闽台乡建新模式
际溪村以深化海峡两岸乡村融合振兴为契机,自2014年底起,聘请台湾上趣智业团队开展陪护式规划建设服务,团队以丹霞山乡的田园风光和尚书故里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在长7.5公里、方圆4平方公里闭环圈内,尽可能保留村庄原有肌理,保护性地开发资源。
在团队的努力下,际溪村老旧的村居变成错落有致的民宿,陈年的“尚书故里”重现昔日荣光。团队还设计了两岸文创品展示馆、乡村图书吧、香草馆等场所,并结合在地绿色生态环境、台湾乡建经验和高校人才,促进两岸文旅产业融合,营造出“一方农耕乐园,一处心灵原乡”的田园胜景,探索出了台湾乡建理念的福建乡村经验。
二、打造生态宜居新古厝
几年间,际溪村统筹投入项目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了房屋立面改造、生态停车场、生态护岸建设等30余个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实现了“耕读李家”全线内杆线下地及绿化亮化,打通了7.5公里环村沥青骑行慢道,把丹霞、森林、田园、村落等风貌原真性地呈现给游客。
今年来,际溪村围绕江家坊古厝保护修缮,开展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及古建保护修缮工程,新建生态护岸790米,生态污水处理设施1座,铺设污水管网600余米、排水沟630米,建设龙鳞坝、石桥等亲水设施,对明朝监察御史江日彩的故居等多栋古建筑进行开展修旧如旧地保护修缮,原汁原味地还原古厝独特历史文化景观。
三、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际溪村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启动了颐养山房、星空民宿等特色民宿改造建设,实施了静心书院、研学营地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了台湾自然教育工坊、台湾黄花菜种植基地(忘忧谷)等闽台融合项目,着力打造融古贯今、闽台对话的耕读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写生创作8000人次。
通过“资源变资产、民房变民宿、村民变股民”的方式,鼓励村组和农民积极参与耕读李家的开发建设,如今,全村从事旅游业村民300余人,开办农家乐4家、民宿23家,床位208个,村集体收入从不到5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由曾经的6000元增至1.8万元,实现了富村与富民的统一。
下一步,际溪村还将加快古建筑保护修缮进度,以发展文创产业带动外来资金注入,吸引“新村民”入住、老村民归来,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传统古村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