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  串点连线成片好看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城厢区高标建设,聚力打造“绿盈乡村”升级版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城厢区高标建设,聚力打造“绿盈乡村”升级版

2022-01-04 来源:城厢区乡村振兴局

  打造“绿盈乡村”升级版。走进城厢区华亭镇五云村,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扑面而来的是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水面上不时有成群白鹭低飞,沿溪还可以看见三角梅、茶花等冒芽绽放,溪道上成排木栈道更是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散步运动的“好地方”……。市党代表、五云村党支部副书记林玉满心情激荡地介绍,他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亲身见证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巨变。20年前,黑臭污水直排“溪流”,垃圾成堆、发臭无人问津。如今,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这得益于近年来,城厢区实施的农村生态污染防治保卫战行动,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该村在全区率先完成“三根管”污水纳污接管任务,建立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一根管道通到底”经验作法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多个媒体头版刊登,被认定为莆田高级版的“绿盈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村庄“金色”名片。近年来,城厢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论”的发展理念,立足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修缮为重点,以绿为底绘发展,多浇经济发展“养分”,深耕生态融合“水分”,输送辐射带动“双驱”,充分发挥生态云平台,努力探索实践、打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厢样本”。

  “现在,不仅村里环境变好了,村集体的收入也增加了。”村民纷纷表示,五云村依托自然环境优势,主推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和农产品种植、加工。

  自开展“绿盈乡村”创建活动以来,该区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为契机,对2019年-2020年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补助的37个为民办实事村开展“绿盈乡村”创建工作。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户厕改造、生活垃圾处置场所建设等,树立了一批又一批的“试点村”、“样板村”,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打造美丽“田园风”提供了范本。目前,受益的37个为民办实事村庄已有36个完成创建,分别为3个初级版“绿盈乡村”,31个中级版“绿盈乡村”,2个高级版“绿盈乡村”。

  该区采取“全面、规范、有序”的方法、步骤,对全区范围内进行摸底普查,信息收集,鼓励有基础、有创建优势的镇、村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把脉理清,划分实施,组建专班专项专人调研指导镇村创建,组织“绿盈乡村”创建集中培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区“绿盈乡村”占比90.3%,位居全市前列。

  细打磨做出文化新内涵。在实施创建工作中,该区以创彰文,大力挖掘古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等资源,打造以人文、历史、风俗融为一体的特色村庄。“结合产业发展、地域特色,把“山水田园”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区域发展情况、历史文化特征、地域地理特色,打造符合文化内涵的特色“绿盈乡村”范本,让市民瞅得见风情、记得住乡愁、来宾看得见文化、感受得到历史”,城厢生态环境局局长陈金洪表示。

  做强顶层总设计。巧融资做好筹资大文章。聚焦”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该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广纳财、巧融资,充分调动镇村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级版“绿盈乡村”给予资金补助。本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集中连片打造,分批次分别给予保护、修缮、改造,力求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进行周而全的修缮保护,按照原有的建筑格调,调整使建筑比例协调,保持原有特色村落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以及自然山水环境。

  据城厢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肖建耀介绍,该区现有村庄数为93个,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创建“绿盈乡村”84个,其中初级版42个、中级版37个、高级版5个,累计占比90.3%,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