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市民“菜篮子”供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动物蛋白。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一颗,也能“孵出”助力振兴的“大产业”。
福建生态资源禀赋独特,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禽蛋,即是福建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福建是全国蛋鸭传统优势产区,拥有全国最丰富、最优秀的蛋鸭地方品种资源;蛋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充足。近年来,福建立足地方品种资源,大力推进禽蛋产业规模化,禽蛋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已成为福建省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带动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2022年,福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选择在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永安市、大田县、沙县区和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福州市的福清市、永泰县等9个县(市、区)建设闽西禽蛋产业集群。当年4月,闽西禽蛋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福建禽蛋产业由此乘势而上,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因地制宜绘制发展蓝图
建设闽西禽蛋产业集群,福建有着先天优势。
在全国10个国家级保护鸭品种中,连城白鸭、金定鸭和莆田黑鸭,福建占了3席。连城白鸭是我国唯一药用鸭,产蛋一年后的淘汰老鸭残值高于普通品种蛋鸭3倍以上。金定鸭以产绿壳蛋著称,绿壳蛋比率全国居前。莆田黑鸭耐盐碱,还产一定比例的黑壳蛋。此外,福建还有目前全国体型最小、产蛋最高的蛋鸭地方品种龙岩山麻鸭。
福建蛋鸡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持续出台蛋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施蛋鸡养殖规模迅速增长。2021年,全省蛋禽存栏3748.2万羽,禽蛋产量55.9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83.2亿元。按全国人均禽蛋需求量18公斤计算,自给率由十年前不足50%,上升到目前的75%。
因势利导做优做强,福建大力推动禽蛋产业发展。《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实施方案》均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建设福建省禽蛋产业集群。福建还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推动禽蛋产业朝着布局合理化、养殖标准化、粪污资源化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集聚发展。根据各地市禽蛋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在产业链中的特色功能优势进行布局,福建确定了禽蛋产业集群实施县,计划利用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光阳蛋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国最大规模蛋鸭无水面层叠式笼养基地永泰县的示范带动作用,与福建特色优质高产蛋鸭连城白鸭主产区连城县、龙岩山麻鸭原产地新罗区,以及近年来蛋鸡产能高速增长的闽西清流县、沙县区、大田县、宁化县、永安市等互相毗邻接壤的县(市、区),形成“山海协作”之势。
产业集群坚持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按照良种保护、选育扩繁、蛋禽生产、禽蛋和蛋禽加工、冷链物流、产销对接等全产业链功能分工,打造“两个保种选育扩繁中心、八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六个加工生产区、五个产销服务平台”空间布局,即“2865”空间布局。
根据规划,至2024年,要建成优势特色突出、产业布局合理、功能有机衔接、科技支撑有力、产业链条完整、资源要素集聚、一二三产融合、资源环境可持续的禽蛋产业集群,成为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现代禽蛋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产业升级鼓足发展底气
2022年,闽西禽蛋产业集群建设首先聚焦提升标准化设施水平、增加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益、深化初加工等重点发力。
传统禽蛋生产给人“散乱污”的印象,如今却已大不同。
走进永安市昌民禽业有限公司,一排排标准化鸡笼一字排开,送料、喂养、调温、分蛋、粪污处理等都添置上了自动化设备。所有的生产数据可通过网络输送到电脑终端,实现远程监控、操控。
自动化饲养,实现降本增效。住进“小洋楼”里的蛋鸡,吃的是科学配比的“营养餐”,鸡舍全年恒温恒湿、凉爽舒适,料塔自动喂食、鸡粪自动清理、鸡蛋自动传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养鸡模式,大大提高了蛋鸡的存活率和产蛋率。生产全程绿色、高效,既省时、又省心,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当于鸡住着空调,喝着山泉水,不仅鸡住得舒服,人工成本也降低了三分之一,一举两得。”昌民公司总经理罗春喜如是说。
而在国家级龙头企业,福建光阳蛋业蛋鸡养殖场内,“鸡倌”甚至直接变成了呆萌的机器人。
光阳蛋业位于福清市渔溪镇的蛋鸡养殖场,有12栋鸡舍,单栋存栏量5万羽。此前,饲养员每天要花大半天时间巡检鸡舍,仿若大海捞针,十分不易。去年,全球首个商用蛋鸡养殖机器人“木鸡郎”在光阳蛋业“上岗”,每日自动巡查,不仅可以轻松判别死鸡,并给出精确定位,还能发现低产弱鸡,并自动生成环境云图、行为异常及死淘分布等图表,为改进养殖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在它的帮助下,一名饲养员可管理15万只鸡,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生态养殖模式,正在闽西禽蛋产业集群各实施县推广使用。根据规划,到建设末期,集群内蛋禽舍的智能化或自动化管控应用比例将达到100%,有效提升蛋禽存栏量和禽蛋产量。
在自动化笼养设备的终端,连接着的是可传送式粪污处理设备。“鸡粪通过传送带,自动输送到发酵塔,进行68℃至73℃的高温发酵处理,确保鸡粪无害化,变成有机肥。”罗春喜说,鸡粪经过处理腐熟成有机肥,与周边农户合作使用,不仅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还使养殖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实施蛋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是集群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总体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促进蛋禽养殖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延链壮链跃升高质发展
随着产业发展日趋成熟,禽蛋生产企业不仅追求“量”的增长,还更加重视“质”的提升。
种质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在龙岩市新罗区,当地开展良种繁育基地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建设及高产蛋鸭选育科研攻关,选育出正在中试的“闽龙1号”高产蛋鸭,为目前全世界最高产蛋水平。目前,新罗区正在开展“龙岩山麻鸭高产青壳系”的选育,并打造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
好蛋源于好产地。在拥有国家级保护鸭品种连城白鸭的连城县,当地充分利用境内的稻田和水域资源优势,倡导发展绿色、无公害连城白鸭养殖业,进一步开拓符合高端消费市场的业态。
当地建设了连城白鸭质量可追溯体系,授权用标的养殖主体纳入“一品一码”全程追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登记制,确保养殖场(户)能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做好防疫、用药、用料、生产和销售等记录,实现商品鸭日龄及养殖业主的可追溯。
淘汰的蛋禽也成为了加工厂眼里的“香饽饽”。
福建鑫程食品有限公司将厂设在了连城,开发连城白鸭汤自热系列富硒产品和预制菜系列产品。2022年禽蛋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后,鑫程食品进一步健全现代化全自动罐装、上盖下盖包装系统、煮制设备、油炸设备、排油烟及空气净化设备、清洗风干设备、滚揉机等设备,提高了连城白鸭精深加工能力,年产白鸭汤可达1500万罐。
通过延链补链,做大产业集群,福建蛋禽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均衡协调发展。
在沙县区南阳乡,巽羽农业专业合作社100万羽蛋鸡养殖及生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蛋库、料蛋一体库等主体扫尾与鸡舍设备安装同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设鸡舍、鸡肉加工车间、蛋制品加工车间及辅助设施用房等20余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鸡蛋2.2万吨、有机肥3万吨、饲料4万吨,产值2亿元,形成集蛋鸡养殖、肉鸡和蛋制品加工、有机肥生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
不仅淘汰的蛋禽有人稀罕,鸡蛋更是被玩出了“花样”。针对鲜蛋经营利润低、蛋类产品不易久存、蛋禽深加工企业 少、产品产值低等特点,集群建设鼓励发展禽蛋精深加工,丰富“菜篮子”产品供应,深度挖掘禽蛋附加值。
根据建设整体分工与布局,闽西禽蛋产业集群将通过重点开展标准化蛋禽设施提升工程、禽蛋初加工及冷藏运销工程、禽蛋深加工工程、蛋禽屠宰加工工程、三产融合提升工程、蛋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蛋禽良种繁育工程等七大工程建设,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按照集群建设目标,到2024年,集群内全产业链产值计划达到16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3.47万人,从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4万元。
《海峡农业》2023年第4期 本刊记者 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