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树树秀色,福果飘香。
从“舶来果”“区域果”变身“致富果”“当家果”,从一粒果升级成为“大果业”,其背后凝结了这样一支独特队伍的力量:2019-2022年,福建省启动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在龙岩设立“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
三年来,在首席专家工作站、岗位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及省现代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工作部署,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结合实际,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研究、推广新技术、举办培训班、打造龙岩品牌、广辟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等一系列措施,念好“特”字经,结出丰硕福果,助力乡村振兴。
将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
“花果越冬难”,气候条件与福建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直以来,福建百香果也受地域和气候制约,生产发展难以“横跨八闽”,只在一些自然环境相对良好的闽南丘陵地区栽培才能安全越冬。
为攻克难关,福建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创新提出百香果一年一植栽培模式,该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多年生栽培制度,避开冬季低温,这项技术在福建各地迅速推广开来。
“我们通过开展试验研究,逐步探索,解决了部分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总结了一套适合龙岩市推广的栽培技术。”百香果是龙岩市主要栽培的果类,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百香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各项试验。
“良种”与“良技”并举。在百香果生产中,龙岩市品种上重点推广福建百香果3号、福建百香果1号,栽培技术上重点推广增施有机肥、高畦栽培、大苗定植、适当密植、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在百香果生产上实现“三化”(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
走进新罗区大池镇黄美村,一亩亩百香果示范生产基地依山而建,地膜白绸般铺展开来,俨然是一道夺目的风景线。一年一植、大苗定植、高畦栽培、覆盖栽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推动果园效益大幅度提升。
“示范50亩,带动规模2000亩,自从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后,我们的百香果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果瓤流汁味更香!”该基地负责人说道。
同时,围绕品质提升、节本增效、绿色种植的目标,试验站还协助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保存、评价及利用,种植模式的比较研发与示范、百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百香果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工艺研发、开发百香果系列加工产品。
三年来,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建立了百香果、柑桔示范基地10个,示范总面积780亩,辐射带动15200亩,累计节本增收1576万元。其中百香果示范基地7个,示范面积400亩,示范推广福建百香果一年一植栽培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优质果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2.5%以上,辐射带动面10200亩,累计节本增收1092万元。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龙岩市示范带动专业合作社7个、农业企业11个、家庭农场20 个,小农户37户。为发挥品种引领作用,龙岩市在全省首次申请认定了“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福建百香果3号”三个主栽的优良品种,全市建立百香果苗木繁育中心11个,年培育苗木达1000万株以上。三年期间,百香果种植规模稳步扩大,全市累计种植百香果15万亩,产量18.7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以上,全市建立8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园,2个市级百香果产业园,2个出口备案基地,在新罗区大池镇打造福建百香果产业示范园。
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到实地看一看,才知道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 2021年6月16日至17日,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施清推广研究员、谢钟琛推广研究员、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邱发春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等一行4人,深入新罗区大池镇,武平县象洞镇、岩前镇、平川镇等百香果种植基地,在肥水管理、枝蔓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当前百香果生产主要技术开展指导服务。
服务不止,行者无疆。三年来,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技术团队成员深入示范基地、生产企业及农户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在长汀县三洲镇、古城镇,武平县桃溪镇、大禾镇,上杭县临城镇、芦丰镇等地针对脐橙、柚子冻后修剪进行现场培训;深入永定区湖雷镇、高陂镇,新罗区大池镇等地开展柑桔园春季管理技术、百香果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前往新罗区红坊镇、大池镇,上杭县蛟洋镇等百香果主产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服务;利用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开设“三农学堂”,举办“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栽培技术讲座”……为提高种植效益,技术团队在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推广使用无病毒苗木、大苗定植、适当密植、高畦栽培、重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防草膜应用、黄板、蓝板、性诱剂、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等技术,他们的足迹遍布闽西大地,真正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特色果业发展“软着陆”
除了“硬实力”,龙岩综合试验推广站技术团队也着眼于推进特色果业发展“软着陆”。
以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主线,倾力打造龙岩特色水果品牌,结合龙岩特色优势水果连续三年在新罗、上杭、武平等特色产业主产乡镇开展了龙岩市“红古田”杯早熟梨、芙蓉李、龙岩蜜桔、百香果、柚子、脐橙等果王赛、采摘节等系列活动12场(次),有力地促进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以活动促产业提质增效。通过赛事活动,引导广大果农树立质量意识,从单一追求产量向追求产量、质量方面转变,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开展绿色病虫害防治、应用生态物化栽培技术、注重产品质量安全,引导果农全面提升果实品质,提高优质果率,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龙岩市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发达的物流技术,广辟销售渠道,把龙岩百香果销往全国各地,使百香果成为应用现代网络销售最成功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果”。
在提高百香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建立百香果分拣中心40多家,在武平县建成全省首家百香果出口注册登记包装厂和出口百香果果园,实现全省首次出口香港、澳门。通过延伸百香果产业链,促进百香果产品多元化,增加附加值。全市有百香果加工企业14家,获得SC生产许可证企业9家,主要生产百香果果汁、果脯、果酱、果冻、果酒。此外,结合农民丰收节,每年在百香果规模种植基地举办百香果果王赛、采摘节,将百香果融入乡村旅游,促进了百香果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衔接,推动一二三产联合发展,实现百香果产业发展接二连三。
《海峡农业》2023年第3期 本刊记者 关远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