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60年代的珍稀“古董”制茶机,打扮成茶农模样上山采茶去,在传习所里为制茶忙得热火朝天,观摩茶艺表演悟茶道……,这是福安市坦洋茶场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校外课堂”。依托丰富独特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坦洋茶场着力打造全市九万多名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已成为体验茶文化的“网红打卡点”。
从老茶园转变为集茶叶加工、研发、文旅为一体的茶商茶企共享平台、茶叶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以茶文化浸润人文,以改革重塑生命,坦洋茶场的转型映照了福建农垦改革的成效。
为进一步激发农垦活力,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起,我省大力推进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的农垦改革。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国有农场企业化集团化改革专项试点任务,示范带动一批农场推进企业化集团化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农垦实际的多层次发展道路。
从“小社会”向“大企业”华丽转身
2017年9月,福州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完成将全市农垦系统的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划归市农业农村局,实现政企分开,完成下属农场出资人变更手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彻底根除了20年以来政企不分的弊端。2018年11月,挂牌成立“福州市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集团董事会、监事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实行薪酬与集团经营业绩直接挂钩和重大投资、重大决策和重大合同法律审核制度,为垦区“农场企业化”打响了头炮。
按照《福州市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福州垦区因地制宜实施“一场一策”方案,共整建制移交6个行政村和4个作业区,新成立2个社区、3个临时管理服务中心、1个居民小区、1个便民服务站,7241户计24412人纳入属地管理,基本实现农垦企业社企分开。
轻装上阵让新体制焕发了新活力。改革后的福州市农垦集团重新梳理规划集团业务和商业模式,积极引入央企、外企、民企等合作伙伴,建设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福州市农垦集团下属的福州种禽公司建成福建规模最大的蛋鸡种苗生产基地,实现年提供蛋鸡种苗400万羽;五里亭茶叶市场,年交易额达30多亿元,已成为福建规模较大的茶叶交易市场。福州市农垦集团实现了从“小社会”到“大企业”的华丽转变。
从“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转变
从“传统种植茶叶”到“智慧茶园”的建设,从“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转变,企业化改革为福安茶产业发展拓宽了思路,找到了出路。
2014年11月,省农业农村厅率先把福安市农垦茶业有限公司作为福建农垦第一家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6月,福安市委、市政府把农垦改革发展纳入福安市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总体布局中,整合福安市农业资源,促进垦区集团化,组建了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在新的体制机制激励下,福安农垦集团以“特色农业”为抓手,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在打造“福安农垦”品牌的同时,助推乡村振兴。通过结对帮扶产业薄弱村,促进产业振兴,增加村财、农民收入;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村财收入;通过整合乡村生产要素,构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平台,广泛吸引乡贤、市民、工商等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形成福安农垦投资洼地。目前,福安农垦已形成了以茶叶种植、加工、研发、文旅等为主导的茶产业格局。2020年“福安坦洋茶谷春季茶旅—寻源坦洋工夫”更是入选为首个国际茶日“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福安农垦集团通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了“农工旅融合”的现代茶产业发展新模式。
从“大农场”向“大农场+子公司”的精彩演绎
福建省程溪农场现有土地面积5686亩,辖区人口2500余人,职工613人,下辖2个社区和9家规模企业。长期以来,农场政企不分,企业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不明确,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分配方式不尽合理,企业后续发展缺乏强劲动能。
农场企业化改革如号角,激发了奋进的力量。农垦改革文件出台后,程溪农场积极推动落实,建立“农场+子公司”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剥离农场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通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落实土地确权,规范土地承包,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开发;明晰产权债务,理顺人、财、物关系,为企业改革打下基础。至2018年,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为农场增强了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腾龙工业公司是程溪农场下辖的子公司之一。2018年,乘着农垦体制改革的东风,该公司由原个人承包经营体制转变为农场授权经营责任制,组建董事会代为履行公司管理职责;建立绩效分成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2020年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年产值达2.58亿元。
程溪农场经营培育发展新动能,目前农场已发展了4个像腾龙工业公司这样的子公司,走出了一条“总公司管理决策+子公司具体经营”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主体地位。
包袱轻了,机制活了,“老农垦”踏上了新征程。下一步,福建农垦将进一步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实施产业大整合、大融合战略,努力形成茶、果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集群,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福建农垦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农场整体实力。
《海峡农业》2021年第19期 记者 徐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