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是丁香鱼最肥美的季节。这个时节,有着“丁香鱼王国”之称的福州连江定海湾一片繁忙景象,趁着春季丁香鱼大量洄游,渔民们抢抓时机,布网下笼,一篓篓亮闪闪的丁香鱼被拖上了海岸,人们将捕捞上来的鲜丁香鱼加工成鱼干,制作成一道道令人惊叹的美味。
连江县,福建省福州市辖县,早在5000年前古闽越先民即在此拓土生息,是福建最早设置的5个县份之一。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9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00.9万亩,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常见海产品高达百种,看似不起眼的丁香鱼却是连江人眼里独一无二的宝贝。
一尾丁香,几多乡愁
丁香鱼,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亦写作“海蜒”,性喜光,极灵敏,全身洁白,无鳞片,无硬刺骨鲠,是一种整条可食的鱼类。它生活在十分纯净的、透明度和盐份较高的外侧海域,盛产于我国东海,尤以定海湾为最。定海湾的丁香鱼早在古代就是本地著名海产,当地人介绍说,世界上有两个地方的丁香鱼品质最好,一个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海港,另一个就在定海湾。定海湾地处闽江出海口,淡水与海水交汇,营养盐含量适中,是丁香鱼洄游、栖息的最佳场所,素有“丁香王国”之美誉。定海湾出产的丁香鱼品质上佳,味道甜嫩、咸淡适中、肉质鲜美,是水产品市场上的紧俏货,很多家庭下饭的常备菜品。
据《连江县志》记载:丁香鱼,分布黄岐半岛海域,定海湾尤多,旺发期“清明”至“立夏”,个小体肥,洁白如雪,鲜嫩可口。四五月份正值春夏之交,是捕捞丁香鱼的好时候,这时,丁香鱼的个体、品质、口味达到最佳,持续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几周时光。渔民们赶早出门,捕捞一网后需立即返港,丁香鱼俗称“离水烂”,因为身躯非常小,仅有1-2c大小,导致离开水2小时左右就会开始腐烂,渔民们需要把握好时间将小鱼加大量的盐沸煮,片刻功夫捞起、沥干、晒燥。在渔民返港的过程中丁香鱼会大批量死去,加工而成的丁香鱼损失新鲜度,并留下浓厚的鱼腥味。所以,是否带有鱼腥味也是检验丁香鱼新鲜度的标准。
丁香鱼以小为贵。一条丁香鱼,小巧精致得经不起一点碰撞,肉质细腻得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夏至过后,丁香鱼长大变粗,色香味变差,价格自然也大打折扣,故有了“丁香养大不值钱”的说法。晚清著名学者郭柏苍在1886年辑的《海错百一录》中就有关于丁香鱼的记述:“食者愈小愈贵,愈大愈贱,白者味逊,微黄绿眼红腹者胜。”说得就是此理。
《中国土产综览》中说丁香鱼“作食口味好,彩眼丁香用作请客下茶”。丁香鱼味道鲜美,晒干后还是很好的调味品,用它煮粥、拌菜、煎蛋、包饺子均适宜。此外,丁香鱼还有食疗的功效。据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丁香鱼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重要的作用,沿海人还有用丁香鱼来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病症的传统。而在连江,丁香鱼还有更讲究的吃法。
立夏,在当地又作“夏节”,那是丁香鱼的节日。在连江,人们骄傲于定海湾丁香鱼独有的优良品质,怀揣着对定海湾丁香鱼的特殊偏爱,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食用风俗。每至立夏,家家户户以丁香鱼做佐料,并和磨好的米浆一起制成“锅边糊”,放在锅里煎成“夏饼”,当做过节的佳肴,既美味又营养。
以渔为生,以善为魂,世代相传,丁香鱼已融进了世代连江人的生活。丁香鱼之于连江人,不止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牵挂。“萦回东海听涛声”,这一隅,牵挂四方。“鱼儿巧,鱼儿鲜,小小丁香游南洋。华筵贵席当嘉荐,乡谊亲情铭心间。”一首侨胞间传唱的歌谣道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侨将丁香鱼视如“思乡鱼”,他们每每回祖国旅游观光、探亲谒祖时总喜欢买些丁香鱼干回去分送给侨居海外的亲友取其“叮记故乡”之意。
小小丁香鱼,“闯”出大市场
2010年,定海湾丁香鱼成为连江县首个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此后,福州连江县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做大丁香鱼精深加工,形成从生产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如今,定海湾丁香鱼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每年出口比例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一半以上,主要销往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据了解,丁香鱼的的钙含量是牛奶的4.5倍,在国外,尤其是日韩,人们还把丁香鱼当成补钙圣品。
由于丁香鱼市场鱼龙混杂,很多食客因为不了解丁香鱼的特征而被蒙蔽,同时也有很多商家投机取巧,打着丁香鱼的旗号,出售其它普通小鱼。据定海村村民介绍,此前,定海湾丁香鱼屡屡被冒名上市销售,声誉受损,令当地村民们十分困扰,此番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极大地保障了当地丁香鱼产业发展。
在连江信洋水产有限公司,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将丁香鱼进行清洗、烘干和二次烘干,“之后我们会再用特殊机器进行分拣,挑选出不同规格的丁香鱼,春季的丁香鱼油脂含量多,容易变色发黄,但不影响其品质。”连江信洋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家义介绍,分拣后必须放在零下18℃的冰库中冷藏。经过加工的丁香鱼既可直接食用,又可作为其他菜肴的配料。
目前,全县有6家丁香鱼加工企业,以及20多家以传统工艺加工丁香鱼的家庭小作坊,从事丁香鱼捕捞与加工以及销售的从业人数有7000多人,年产量达到1000~1500吨,产值近1.5亿元。丁香鱼产业的壮大,还带动了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海峡农业》2021年第9期 记者 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