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有效破解渔船安全监管难题,提升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指挥救援能力。福建海洋与渔业局着力建设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福建省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为海洋与渔业部门提供渔船一张图、渔船管理、台风防御、突发事件调度、智能分析的科学辅助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海洋信息服务。
2020年10月13日,迭代更新的渔船动态监管系统——“福海通”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上线。该动管系统融合汇聚多源定位终端数据,多条链路主备接入,保障渔船定位数据实时、精准、稳定回传,让海上渔船看得见,管得着。在此基础上,横纵对接21套系统,深度刻画渔船从制造到拆解全生命周期画像,摸清渔船装备、船员、行为、社交链条,实现渔船监管一船一档,一档一策。
“福海通”渔船动态监管系统是由南威软件集团设计开发。南威软件集团是福建省首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网信企业,数字政府服务与运营商、公共安全大数据专家、信创软件产品提供商和综合集成服务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知名科技公司,全国数字政府领域龙头企业。该公司所创新的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河南“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福建“全网通办”已成为行业标杆,创新成果连续两年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央网信办公布的30个数字中国建设最佳典型实践案例中,南威软件就有三个项目入选。在大数据领域,该公司集中资源投资发展大数据“中国芯”,大数据产品已在超20个国家部委使用,出口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南威软件集团在建设“智慧海洋”工程中推出的拳头产品,“福海通”渔船动态监管系统,多点破除旧系统架构老旧、功能单薄、联动缺失、运维薄弱、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张图、两个库、三业务”为核心的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和福海通移动应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语音引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夯实建设智慧海洋应用支撑系统,汇集梳理形成渔船监管所需的“人、船、港”主题数据和相关辅助决策信息的综合信息资源库。以海上渔船动态监管为目标,打造值班管理、应急管理、分析服务一体化应用体系,配套升级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场所,加强渔业安全监管能力,推动平安渔业建设,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船管理和治理现代化,为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及时、丰富、高效、便捷的海洋信息服务。
其中“一张图”指的是将海陆信息融合为一张底图,叠加全域渔船信息、预报要素、观测要素、资源要素,一方面应用主动研判思路,从时间、空间、渔船、流量、事故等多个纬度进行分析,提供电子围栏、拉框搜索、拉框分析、周边船舶、落水人员模型等工具为事前预防,事中救援,事后追溯提供有力抓手;另一方面,结合业务实际挖掘僵尸渔船、多船一码、一船多码、异常离线等行为,从数据中创造价值。
“只要输入船只编码,就能看到这艘船的‘前世今生’了,即使它变更了拥有者和名字,我们也能准确地查出来。”系统开发人员自信地介绍说,日常监管只需依托“一张图”,就能够轻松开展。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受其地理位置影响,是台风登陆的“大户”。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减少人民财产损失,渔船动态监管系统担当重任。
为此,福海通打造了台风、渔船、应急三大主要看板,针对台风灾害设置专题,用于务于台风防御和船舶救援,超前谋划、精心部署,随时准备应对台风引起的各类突发灾害事故。该专题实现了台风路径,实时跟踪;撤离指令,一键通达;撤离目标,智能计算;撤离进度,实时反馈;灾情报送,逐级汇算;信息化手段助力科学防御台风。为事件处置、事件响应、指挥调度、总结评估等过程提供可视化决策数据服务。
开发两端应用,下沉服务重心,是“福海通”渔船动态监管系统的一大亮点。针对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整合等问题,南威软件集团聚合多元涉海、涉渔资源,开发了轻便实用的管理端和服务端应用软件,满足了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需求。
应对治理需求,开发手机端“福海通APP”,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拓宽系统使用范围,为海渔主管部门用户提供实时渔船监管、智能数据分析、台风防御、值班管理与应急事件处置等便捷移动服务。满足了渔业主管部门和省、市、县、渔港四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应用管理需求。
应对渔民服务,在福建省闽政通规范下,打造福海通小程序,为渔民提供海上气象信息、位置信息分享等特色功能,船主把渔船位置分享给家人,随时了解渔船出海状态,让家人更放心。
海纳百川,楼船汇聚,志在福海,万里通途。系统自2020年7月试运行以来,共组织海难救助7起,救助渔船7艘次,救助人员89名,挽回经济损失3950万元。从渔船监管到海洋治理,一张守护海上渔船的大网已经展开,为福建渔船的海上安全,保驾护航。
(《海峡农业》2020年第15期 记者陈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