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福建农村网
加入收藏
首页现代水利德化县念好“六字经” 破解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融资难问题

德化县念好“六字经” 破解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融资难问题

2023-04-28 来源:福建农村网


德化县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水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人口却集中分布在西南,城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造成仅占全县水资源量12%的城区,支撑着占全县8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城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受水源、高程、投资等的制约,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呈现“小、散、多”、标准低、管理薄弱的特点,供水设施规模化建设势在必行。

德化县按照“大水网覆盖、集中化供水、分散式保障”的原则,打破城乡供水二元分割,形成以城带乡、以大带小、规模发展的农村供水新模式,力争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一家公司管供水、城乡同质同服务”的格局,项目总投资约19.97亿元。面对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德化县创新思路,以县域为单元,整合打捆城乡供水项目,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念好“推、拨、投、贷、募、筹”六字经,有效破解项目筹资难题,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格局。

政策引领“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水安全,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分清政府该干什么,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为打通项目筹资堵点,德化县高度重视,坚持“两手发力”,分别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注重从顶层进行设计,出台多项政策,对公共财政投入、政策性投入、创新金融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采取县级独资,成立德化县城乡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采用土地、房屋、管网等资产注入方式,形成良性固定资产,建立项目资本金制度

争取上级“拨”


城乡供水一体化已列入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绩效等考核项目。各级对城乡供水工作高度重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已成为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优先领域。德化县紧紧抓住国家优化投资结构的政策机遇吃透上级政策,找准项目、找大项目,积极对接,全力争取,切实用足针对性政策、用活差别性政策、用好普惠性政策,真正把支持政策转化为项目、转化为投资,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市资金投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拟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约3亿元,已到位5800万元。

县里财政“投”

牢牢把握民生水利建设工作要领,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水利入手。县财政加大对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投入,打捆使用涉水项目资金,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全力保障农村群众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同时,对涉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征地、用电、办证等相关费用能免则免、能减则减,降低建设成本。

申请银行“贷”

提前介入,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引入银行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争取长期低息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注入资本金、划入优质资产、强化市场化运营等方式,推动城乡供水公司做大做强,扩大股权和债权融资规模。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原则,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接,开展市场化融资,扩大中长期贷款规模,获银行贷款授信5亿元,更好满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需求。

专项债券“募”

紧抓国家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政策机遇,在符合政策和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贴息支持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协调发行机构优先给予支持,争取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额度,拟通过专项债融资13亿元。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其中5.9亿元用作项目资本金,进一步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助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农村群众“筹”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筹资热情,落实好“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收取入户工料费(含水表)800元/户,并对969户脱贫户、3645户低保户(含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免收入户工料费。加快推进“一户一表”改造,深化供水价格改革,全面推行用水有偿制度,科学合理确定供水价格,让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充足的资金保障,有力推动德化城乡供水发展步入快车道,建设“骨干动脉”,织密“毛细血管”,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米”,确保“百姓喝好水、生产不缺水”。

《海峡农业》2023年第2期 德化县水利局 苏建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欢迎投稿 | 免责条款 | 广告招商
Copyright2020 福建省海峡农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8356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