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是一片浸润着革命鲜血的红色热土,是一座红色底蕴深厚的古城。荷山村便是沙县富口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距沙县主城区34公里,辖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人口约1400人,土地面积约33515亩。因群山环绕,形如荷叶,得名“荷山”。
荷山村毗邻明溪县,四面环山,村口呈“U”字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连接沙县、明溪、将乐3县的交通要道,是连接闽西、闽中苏区的战略要地,是当年红军的一个主要兵站。
革命旧址底蕴深
“一月同志们啊正月正,要去革命要精神,不怕困难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要吃苦……” 这是一首当年流传在荷山村的红军歌谣,从这首歌谣中,我们依稀可以回忆起,荷山村曾经的红色岁月。
早在1929年夏,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就在荷山村建立了联络点。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红3军团政治部率领工作团20余人到沙县开展筹款工作,其活动范围包括荷山村。红军工作团在沙县筹集了大量钱款和军需补给,动员了一批青年加入红军,创建了荷山等红色区域。
1934年1月10日,彭德怀司令员、杨尚昆政委率领近万名中央红军东方军指战员驻扎荷山村,准备解放沙县县城。红军在荷山村村头隘口的两侧山上设哨卡和炮台,在村内设司令部、通讯部、通讯站、红军医院、造币所等机构。当日,彭德环于荷山司令部下达了《三军团进攻沙县之命令》。
在红军支持下,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在荷山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农会、赤卫队、儿童团等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等运动。当时,军民关系十分密切,群众革命热情高涨,积极支援红军,为红军送粮送草;红军组织儿童团学习革命歌曲和舞蹈,有些歌曲至今还在老百姓中流传。当年荷山村人口400余人,参加赤卫队、儿童团的近70人,多人参加红军,其中3人阵亡,1人失踪。
小小的荷山村一度成为红军指挥作战、安营扎寨、后方建设的重要阵地,勤劳勇敢的荷山人民为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后人永远怀念,当地的老百姓都自豪地把荷山村称为“中央红军村”。
该村现存革命遗址8处: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暨红军通讯部旧址、红军通讯站遗址、红军医院遗址、红军造币所旧址、红军亭、红军井、枫树峡红军墓、后登山红军墓。
荷山红军旧址群见证着红军东方军的光辉历史,是沙县乃至三明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2018年,荷山中央红军东方军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沙县荷山红色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红色基因勇传承
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弘扬工作,积极打造红色旅游,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发挥红色优势,让散播在沙县大地上的红色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融进来。
2014年以来,当地政府先后投入800多万元打造荷山红军村与莲花山风景区组合旅游服务基地,将荷山村革命旧址修复一新,并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与团队前来参观。同时,结合沙县富口镇中心小学“红娃少年宫”建设,开设红色小导游班,由小学生向来客们宣传讲解荷山村的红色历史。
景区本着“强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旧址恢复,陈列展览,向游客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宣传红色精神,并进行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努力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成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如今,荷山日渐成为沙县红色旅游的胜地,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
今年4月,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缅怀英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富口镇组织全镇机关党员干部赴中央红军村开展“学党史,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在红军战士墓前,全镇干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缓步走向墓碑敬献鲜花,并集体默哀一分钟。面向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紧握右拳,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重温入党誓词,以铮铮誓言表达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决心、忠诚于党的初心、为党事业奋斗终生的恒心。
除此之外,每逢寒暑假,有不少校园夏令营、旅游团走进富口镇荷山村,开启“红色之旅”。游客们穿上蓝军装、戴上红军帽,徒步“行军”近10公里至荷山村,探访红军造币所、荷山炮台等革命旧址,听当地熟悉红色历史的老人唱红色歌谣、讲述红军故事,沉浸式地领悟革命精神,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活了文化,更乐了乡邻。富口镇挖掘荷山村红色资源,持续创新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一手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化阵地“活”用,与县委党校联合,引进研学教育团队,推进文旅融合,开展党性教育和红色文化生活体验,并整合各类资金,通过风险较低的项目增加村集体资产,每年收取固定效益,带动村财村民双增收。
2021年,荷山村被列入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接下来,沙县将深入开发荷山红色旅游,计划新建荷山村高山党校暨红色文化展示馆,同时注重培养多样特色的本乡本土讲解员,丰富讲解内涵,以生动感人的史实展现苏区精神,力争把荷山村打造成为基层党建示范村、红色旅游先进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强村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优秀教学点。
红色积淀是沙县最重要的精神资源。烽火岁月里,沙县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革命先烈英勇无畏、敢于突破的精神,一直在这片厚重红土地上激荡和传扬。立足新时代,沙县人民正赓续红色基因,激励红色担当,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起不竭动力。
《海峡农业》2021年第11期 记者 郑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