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是一种碱性食品,长期食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此外,竹荪还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等。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压、高胆固醇的中老年人很适合食用竹荪,免疫力低下人群、肿瘤患者也可以常食。值得注意的是,竹荪虽然是很好的食疗之物,但是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以及腹泻者不宜多食。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和猴头、香菇、银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菇。
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
在三明市将乐县,竹荪已经成为农民们的致富产业。当地的灰泥田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高;水资源丰富,水质微酸;气温适宜,雨热充足,是竹荪生产的最佳区域。早在2015年将乐竹荪就入选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具有菇体大、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的有点。为突破竹荪种植的传统方式,2016年,将乐县首次使用家禽养殖企业无害化处理的鸭粪混合代用料种植竹荪,亩产突破200斤以上,亩创产值1.6万元以上。2010年后,将乐县创新竹荪种植大棚栽培向立体模式发展。2019年,将乐县农业农村局开发鸭粪混合料替代竹木屑种植林下竹荪的新课题。还通过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县竹荪种植面积将达到1.1万亩,产值1.2亿元。
营养价值
一、提高人体抗体数量
竹荪富含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为人体活动提供充足和必要的营养供给。
二、对抗肿瘤不得癌
竹荪不仅得到中国饮食、食疗和医学界的关注,在国际中竹荪营养价值的研究也被重视,十九世纪30年代以来竹荪就被日本、德国为首的国家经过多次研究,发现竹笋中富含的多糖,能够有效的对抗癌症,尤其是对抗肿瘤。
三、健康减肥不伤身
竹荪从形态上看呈网格状,质软渗透,好像腹腔的网膜,易于吸附油脂,所以竹荪产地的人说竹荪有“刮油”的作用,用近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就是竹荪属于生理碱性食品,能降低人体的脂肪酸,减少腹壁脂肪贮积,对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的患者非常适合。
药用价值
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也用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一般作营养食品。
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
小贴士:
第一次吃或者还没习惯竹荪味道的朋友,可以用盐水浸泡20分钟,用清水多冲洗几遍。
竹荪食谱
竹荪酿肉
用料:
竹荪15根、猪肉150克;生抽、蚝油、香油各1勺;淀粉、白糖、盐、枸杞适量
做法:
取15根竹荪,剪掉竹荪的底部,用温盐水浸泡20分钟,把竹荪杆剪成两段,竹荪裙保留备用。把猪肉切小块放入搅拌机里,按个人口味加入调料调味,最后往肉里加入挤干水分的竹荪裙,搅拌机打成肉泥。再把肉泥塞入竹荪杆里,加点枸杞装饰。在锅内隔水蒸10分钟左右。起锅时,用蚝油、水、淀粉勾一个薄薄的芡汁淋在竹荪上。
竹荪石斛肉汤
用料:
石斛、麦冬、沙参、竹荪、枸杞、鸡肉或排骨猪骨250克。
做法:
准备好材料,清水洗净,肉焯水,放入炖盅,注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煲1.5小时,出锅前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丝瓜毛豆白蛤竹荪汤
用料:
熟白蛤、丝瓜段、毛豆、竹荪、猪骨鸡高汤、姜丝、萧山萝卜干
做法:
首先将丝瓜削皮,切滚刀块。取一个炒锅或小汤锅,倒入少许油,开小火,放入姜丝和萧山萝卜干,煸炒20秒左右出香味。倒入高汤调味。 放入丝瓜、毛豆、竹荪,煮开后放入白蛤,继续用中火煮2分钟左右,即可关火。
竹荪焖丝瓜
用料:
竹荪 3个、丝瓜1根、小瑶柱一小把、葱一根、姜 2片、盐 5克
做法:
油热锅后,加入姜丝葱头翻炒。依次加入丝瓜、瑶柱以及竹荪翻炒片刻后,淋上浸泡过瑶柱的水,中小火焖煮10分钟。最后加上盐和葱段翻炒一分钟就可以装盘。
《海峡农业》2021年第7期 记者 石玲